口述人:黄勤,祖籍浙江杭州。
口述时间:2018年
2010-2016年任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经济领事,是法国驻华使领馆第一位华人领事。
2016至今任百优咨询&百优翻译董事长,法国岚明建筑规划事务所合伙人。
黄勤女士为中法友谊奋斗半生的故事仍在续写。
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,我也刚刚过完四十岁生日。可以说,我就是伴随着改革开放长大的那一代人。从十五岁离开祖国去法国读书,到十三年前毅然决定回国,我一直在追随我的梦想:做中法友谊的一座小桥梁。
我出生于浙江杭州的一个企业家家庭,从小跟随父母在青田长大。改革开放以后,我们家开起了刺绣作坊,专门做被套、枕头、床单上的绣花,从最初的手工绣花到使用机器绣花,后来又接触到了服装,因此我们家也成了当地第一批“万元户”。
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国内兴起了一波到国外求学经商的“出国潮”。爸爸妈妈也随着这波潮流去了法国,妈妈依旧从事服装生意,爸爸在餐厅工作。回想起来,他们出国后的情景与当年热播的电视剧《北京人在纽约》几乎如出一辙,一切都是从零开始。
1990年,爸爸妈妈把我和妹妹接到了法国。到法国的第五年,我考上了巴黎六大,一直读到硕士毕业。后来,我进入了世界500强飞利浦荷兰跨国集团驻巴黎公司工作。这期间,我的生活在不断改善,我的心底常常渴望多获知一些来自祖国的消息,想知道祖国发生了哪些变化,想知道我们的朋友、家人都好不好,也会想着,或许我们会回来。
2005年是中法文化年。我先生随他的博士生导师、巴黎六大副校长布鲁诺·里乌到中国访问。他们访问的其中一站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,其间结识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周云峰先生。访问结束时,周云峰先生向我先生发出了邀请,希望他来武汉建一座急救中心。那一年,我和我先生都正值而立之年,报效祖国、学以致用一直是我们内心的强烈愿望。医院的建设,祖国的召唤,任务重大,使命光荣,机会难得。我的先生决定回国工作,我也随即辞去了在法国优厚待遇的工作,一起回到了中国。
从十五岁那年去法国到随先生回国, 我心底一直藏有一个梦想:希望能为中法交流做一些有益的事情。 或许是上天眷顾,很快我就得到了在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工作的机会。儿子刚满月,我就迫不及待地进入了工作状态。在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文化处任文化专员助理,对我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。
我第一次领略到外交的魅力,得益于一次偶然的机会。还记得那是个周末,时任法国驻华大使高毅、法国建筑大师岚明来武汉访问,在与时任武汉市市长会见时,我担任临时翻译。从此我开始努力学习外交理论,实践外交方法,探索外交秘诀。
2006年,我有机会真正参与和见证中法两国外交史上的重大时刻,全程参与了希拉克总统武汉之行的筹备和实施工作。四个月的筹备收获了成功,希拉克对武汉之行给予了高度评价,法国媒体从多角度详细报道了总统的武汉之行,并专题集中介绍武汉市。
以希拉克总统的成功访问为契机,武汉与法国的合作交流进入了新阶段。之后,为加强经济工作,法国驻华大使馆专设武汉经济处,并向全球征聘经济副领事,历经数轮笔试和面试,最终我被确定为经济副领事。由此,我成为法国驻华使领馆第一位华人领事。我的人生转折由此开启,很幸运地成为促进中法友好合作交流的纽带和桥梁。
通过这些年的外交工作,我对“外交”的含义和本质也有了新的理解。真正的外交应当是“人的交往、理解和合作”的外交,其本质是和平友好的外交,是沟通协作的外交。
得益于改革开放,我能够到发达国家深造、学习;得益于改革开放,我有幸参与并见证了中法关系的发展和合作交流的进程,为中法友谊贡献出一份绵薄之力。
时代造就了我,也成就了我。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,就是我的前半生,我相信未来还有很长的路,中国在一路向前,我也在开创人生新的篇章。